[全国地区]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总结

2023-03-15 11:12:34 来源: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2023-03-15 11:12:34

一、急救教育组织实施

 

学校成立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工作并明确各部门在试点推进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设立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急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确保学校急救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课程质量。

 

此外,为深入落实急救试点校工作任务,强化全民终身急救教育,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程度,推动地区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联合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温州市现代集团、市急救中心、在温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企业等多方发起成立温州校园急救教育联盟,并与温州市红十字会共同发起成立温州急救教育学院。

 

 

 

二、急救教育系列成果

 

(一)学生急救教育培训情况

 

自2022年9月起,学校将《应急救护理论与实践》课程从公共选修课调整为全校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全面实施“开学第一课·我们学急救”和“毕业加一课·我们学急救”行动计划,将应急救护科普教育融入新生军训、始业教育、国防教育,并鼓励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应急救护相关证书。

 

2022年2月—7月,学校面向全校开设7门应急救护相关公选课,共450名学生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2022年9月至今,学校在人文学院和数字工程学院全面开设《应急救护理论与实践》课程,且全数学生参加了红十字救护员考证,已有666人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12月培训的取证人数需等红会证书发放后进行统计)。

 

 

 

(二)教职工急救教育培训情况

 

学校将应急救护培训全面纳入教师发展课程体系和教职员工培训体系。2022年,面向70名新教师开设应急救护课程,并先后开展3期应急救护培训班,涉及250名教职工且全员取得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此外,学校联合温州市红十字会开设了1期应急救护二级师资培训班,45名教职工(包括: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校医、行政工作人员)顺利通过考核。

 

 

 

(三)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学校现有两个应急救护实训基地,2022年进行了全面提升,形成了集红十字知识宣传、生命健康教育、安全体验为的一体的“智慧应急救护实训基地”,投入百万专项资金更新、配备数量充足的急救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如:心肺复苏模型(婴儿、儿童及成年人)、复苏技能报告系统、基础创伤模拟人、无线高级急救与评估模拟人、抢救室干湿分离移动吊臂、模拟除颤仪、教学一体机等。可通过理论授课、视频教学、图片展示、实操训练、模拟场景体验等形式满足至少500人同时接受培训。同时,在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新增设4台AED设备。此外,学校设立温州急救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打造集合居家安全教育、出行安全教育、公共事件安全教育、灾害安全教育、战争武装冲突教育、老年人与婴幼儿特色应急救护教育及反邪教、防诈骗、禁毒、防艾滋病教育为一体的温州红十字东方生命教育体验馆,该项目目前选址已定,预计于明年初动工,竣工后将向公众开放,用于应急救护教育科普、培训及各类公益活动。

 

(四)其他

 

1.急救教育科研成果

 

(1)《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获温州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成信息化课程《应急救护理论与实践》。

 

(2)团队教师不断打磨、提高自身急救教学能力,教学作品《救在身边》获校教学能力比赛团体二等奖。

 

(3)团队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急救相关赛事,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矿井应急救援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参加第五届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获个人二等奖2项、个人三等奖2项及团体二等奖。

 

(4)参与编写《突发事件应对与安全教育读本》,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5)护理急救与保健社团入选浙江省学联开设的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活力社团”风采展。

 

2.急救教育相关社会活动

 

(1)与温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第二十三个“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温州急救教育学院成立仪式,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月影,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孚传等领导出席活动。

 

 

(2)将急救教育与党员服务活动结合,深入企业、社区、中小学、机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培训和宣传。

 

(3)大学生急救相关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

 

 

 

3.急救教育相关社会培训开展情况

 

面向社会开设6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共计410人,考证通过率100%。

 

4.将急救知识技能普及融入山区海岛支老

 

学校成立山区海岛健康护佑志愿服务队,与温州市“海岛支老·一起安好”支老项目结合,将急救知识技能送到洞头鹿西岛,并针对岛上交通不便、就医不便等情况普及急救知识并提供部分常用医疗设备。

 

 

三、 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1.融合医康养发展急救教育

 

依托医康养资源开展应急救护教育。我校民政管理学院教师多为兼具丰富临床经验和高水平授课能力的医护人员,实训中心同时拥有两个集红十字知识宣传、生命健康教育、安全体验为一体的“智慧应急救护实训基地”,能满足500人同时进行实训,已累计培训救护员6000余名。将应急救护教育融入医康养专业。早在2016年,我校就将急救课程作为“民政康养专业群”平台课,将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纳入专业群学生1+X证书体系,确保教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重点行业毕业生应急救护持证率达100%,并开设《老年常见意外伤害应急救护》《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现场急救》等专业特色课程。

 

2.构建1367急救教育体系

 

政校企联合,成立温州急救教育学院。学校联合温州现代集团、温州市红十字会成立全国首家急救教育学院,并以此为载体加强与各地红十字会、省内外高校、青年组织等的合作联系,广泛开展社会培训、社会服务、公益慈善等活动,推进应急救护教育和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标准化探索和科研成果转化。构建“三阶段”理实一体化急救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特点,构建“初级、中级、高级”的阶段化课程体系,分别满足非医康养专业学生的科普培训和实操培训,以及医康养专业学生的专科培训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实行六大具体做法。将急救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教师发展课程体系和教职工培训体系,增强安全防范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年龄特点,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丰富应急救护装备,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综合急救的处理能力;加强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开展急救事故案例探讨,营造应急救护教育环境,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加强与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确保教学质量;积极构建思政示范课程,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和课程中蕴涵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生知识、价值、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建设七个急救教育应用场景。建立集合居家安全教育、出行安全教育、公共事件安全教育、灾害安全教育、战争武装冲突教育、老年人与婴幼儿特色应急救护教育及反邪教、防诈骗、禁毒、防艾滋病教育为一体的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

 

3.实行“清单式”工作法,全面推进校园应急救护教育工作

 

学校按年度制定《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十大任务清单》,以清单为抓手,将责任落实到部门,细化到人,量化到事。学校2022年的任务清单已基本完成:成立急救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完善工作构架;提升智慧应急救护实训基地硬件,持续深化社会培训、党员服务、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将急救教育写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全部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联合温州红十字会开设应急救护二级师资培训班,现有53人具有应急救护二级师资;构建信息化课程《应急救护理论与实践》,参与编写《突发事件应对与安全教育读本》;结合社团活动,创设各类急救教育文化标识,增设校园急救设施设备;与温州市红十字会共建温州红十字东方生命教育体验馆,打造急救教育特色空间;成立温州校园急救教育联盟、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温州红十字急救教育专项基金,统筹区域急救教育资源;筹备2022年温州市红十字会高校急救技能大赛;成立“山区海岛健康护佑志愿服务队”,打造“急救+山区、海岛助老”特色品牌。

浏览数 1704 收藏 1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